2011年12月25日四都改制升格後,除了新北市因人口成長、工商業發達,財務問題較少外,其他新生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無不悔不當初。因為縣市合併,市政府人員與業務大增,光是如何調整佈置就是一大問題,而升格成直轄市後增加的財源確極為有限,就連臺北市也因直轄市大增(未來還要再多一個桃園市),可分配財源減少而大表不滿。中央與地方財源再分配,將是今後長期抗爭的一大課題。但是除了開源,就沒有其他的節流方法嗎?
最近看了臺南市分區圖,感受特為深刻。臺南是吾臺開闢之始,屯墾區劃,特為細密,即使光復以後,析舊臺南州為縣,於鄉鎮也調整有限。然而臺灣早已進入汽車社會,傳播通訊發達,人口持續集中都會區甚至外移時,真有必要維持如此細密的地方區劃?
日本明治唯新之初,承江戶幕府之舊,有藩有縣,不僅領地零碎,更不乏飛地。因此廢藩置縣後,不僅府縣大幅整合,縣下市町村等更歷經明治、昭和、平成三次大合併,數量大減,藉此減少地方政府機關、公務員、地方民意代表數量,即使一時為了吸引地方合併而提供各種財政優惠,長期而言仍是削減過剩公共投資建設與政府財政赤字的不二法門。
地方鄉鎮合併之利如此,何以多年來不獨朝野政黨,連民間也罕有議論,年輕一代人人把臺灣有309鄉鎮朗朗上口,而曾不深思其合理性?參考日本地方自治體大規模合併的經驗,當然也有缺點:
1)合併之後,政府機關、學校、公立社福醫療機構隨之調整,增加人口過疏地帶不開車的老人或弱勢團體洽公、就學、就醫上麻煩,即使提供免費接駁服務,也不易完全解決。
2)地方自治體合併後,原有各地的歷史文化傳統,恐怕也會隨之湮滅。如臺北市併木柵、景美區為文山區,連捷運木柵線也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改名,現在年輕人已少有人熟知木柵、景美之名的由來。聯絡臺中市區與臺中港的中正路、臺中港路,是臺中門面第一大路,也被無識之徒改成和臺中毫無淵源的名字,於今思之,猶有遺恨。區區一路猶且如此,何況其他?
3)最重要的,還是地方派系的對立難以解決,這才是朝野政黨都不敢輕議合併的主要理由。
其實,縣市合併改直轄市之後,區長官派,鄉鎮代表改市議員,人數與選舉次數大幅減少,正是消弭地方派系,減少政府支出的次善之策。然而以臺灣南北經濟差距日增,中央與地方政府預算赤字都不斷擴大下,勢必需要釜底抽薪之計解決,謹識拙議於此,以待後人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