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民生社區找不到消防栓?


 不久之前,在Wikipedia Commons搜索臺灣的消防栓照片,發現意外的罕見,想自拍幾張公開以補其闕。9月21日中午休息時間,從民生圓環沿民生東路一路西行,直到民生東路四段與敦化北路路口僑福金融大樓附近,卻連一支消防栓也沒見到。這和少年時代的印象實在差太遠了!還是成天上網,對自己的周遭漠不關心至此?

 所幸,當天晚上整理照片,偶然看到8月4日所拍民生東路五段40巷照片(見上),右下角榕樹下不就有一支!9月22日早上遛狗完,立即動身前往,順利拍下照片,並在北方不到一百公尺的民生公園西邊發現另一支消防栓,一併留影,以存紀錄。只是像民生東路四、五段這樣的通衢大道,怎麼會1、2公里路旁都沒有消防栓?小生只能猜測,也許是五、六年前重鋪人行道地磚時整理街景,將舊式消防栓拆除,改成地下式所致,惟巷道猶存舊觀。雖說民生東路路幅寬廣,且近年新建大樓都有內建消防栓、自動灑水系統,所以未必需要傳統街頭消防栓,但一件傳統在無聲無息中消失,終鷽可惜。

 9月23日下午三點半,前往微風廣場,把握紀伊國屋9月會員日的最後一日。來到復興北路與八德路路口,便遠遠聽到保釣大遊行的反日口號聲,一路北行前往慶城街日本交流協會。參加遊行的人數與車輛遠比想像中為多,隊伍超過500公尺以上,秩序良好,只是隊伍中有人高舉中共五星旗,心深不以為然;不過最遺憾之處,是小生手頭沒有照相機,未能為此留下見證,只能默默橫越遊行隊伍進入騎樓。微風廣場大門前,主管與保全個個身穿黑色西裝一字排開,顯然是鑑於大陸保釣大遊行的慘烈教訓,但是遊行隊伍從門前呼嘯而過,出入顧客,一如平常。

 是日,購入:

  保坂正康<五・一五事件 橘孝三郎と愛郷塾の軌跡(中公文庫\2009年) ISBN 978-4-12-205181-2
  安藤富治<ああ硫黄島 記録による硫黄島戦史(河出文庫\2007年) ISBN 978-4-309-40835-4
  森山優<日本はなぜ開戦に踏み切ったか 「両論併記」と「非決定」(新潮選書\2012年) ISBN 978-4-10-603710-8
  池井戸潤<下町ロケット>(小學館\2010年) ISBN 978-4-09-386292-9
  有川浩<空飛ぶ広報室>(幻冬舍\2012年) ISBN 978-4-344-02217-1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美國海軍救援臺灣漁船

 9月10日上午7時,於Wikipedia Commons輸入關鍵字US Navy Taiwan搜索,本來期待能否找到美國售予中華民國海軍艦艇或共同演習的照片。沒想到其中為數最多的,居然是美國海軍在印度洋、所羅門群島等地援助臺灣漁船的記錄,特別是2007年11月5日對從索馬利亞海盜釋放後的慶豐華(Ching Fong Hwa)壹陸捌號提供人道醫療支援過程,鉅細靡遺。起初還懷疑這艘漁船是否真屬國籍,但查過線上新聞後,確認當年真有此事:

  遭索馬利亞扣押慶豐華168號漁船獲釋(大紀元轉載中央社新聞稿\2007年11月6日)
  <慶豐華漁船遭挾持>船長揚言跳海 保住船員(自由時報\2007年11月17日)

 想到這艘因索馬利亞海盜劫船事件而偶然出現在臺灣新聞媒體,不久又消失於歷史洪流中的漁船,竟因美國海軍而留下蹤影,且根據經驗,上傳至Wikipedia Commons的照片通常只是美國海軍官方攝影記錄之一部分,對美國軍方影像資源之豐富與影響力,為之默然許久。

 不過,這些照片多半是2007~2009年上傳,早期Wikipedia Commons分類簡略,多半就只有一個Indian Ocean而已,無怪乎一般利用方式不易發現,爰增照片分類,以備披檢,詳細請參考Category:Fishing ships of Taiwan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龜山天晴 憲兵學校殘暑留影


防爆操演開始,前往處理可疑爆裂物的憲兵特勤隊防爆小組。

 9月8日憲兵學校龜山校區懇親與營區開放活動,凌晨睡不到二小時便匆匆出發,幸而托長庚客運汎航通運之福,從臺北長庚醫院到林口長庚醫院車程不到40分鐘,再東行15分抵達會場。因地利之便,大大節省交通時間與體力負擔。

 是日天青日朗,極宜攝影,校區內憲校學生活力充沛,氣氛熱絡。操演時離司令臺雖稍遠,但坐在首排,角度適當,拍照並無大礙。唯一的遺憾,上午11時40分便提早離去,晚間調查新聞與網誌記事,方知錯過12時陸軍支援展示的OH-58D與AH-1W直昇機,從操場直接起飛的場面,此亦精神不濟之過。

 臺北9月14日雨後入秋,身邊多事,久未能構思,錄當日所攝以代文筆。


憲兵學校龜山校區南大門。


活動開始前的校舍。


由東北角遠望活動開始前的操場。


林蔭下待機的鋁梯攻堅車,特勤隊隊員為參觀者解說。


園遊會入口的憲兵軍官。


操演前入座的參觀者。


車輛分列式後,進入操場展示位置的雲豹裝甲車。


跳越障礙物的軍犬。


防爆小組機器人成功處分爆裂物。


操演完畢,憲校學生清理操場。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藤原辰史<稲の大東亜共栄圏>


 日本栽培水稻的歷史雖久,但由於氣候、地形與農作技術等限制,廣大的農村收獲的稻米,扣除完稅納糧外,仍須輔以小麥、雜糧、蕃薯等,才能免於青黃不接與饑荒的威脅。因此明治維新之後,隨日本人口成長與米穀消費量的迅速增加,除了仰賴殖民地與外國輸入糧食外,稻米增產就是必然的當務之急。

 二十世紀初,日本民間古來的育種技術,結合歐洲最新的遺傳學知識,於各地誕生不少早熟豐收,適於施淝的新品種,並進一步推廣到海外殖民地。與此同時,配合水庫灌溉工事的普及、肥料工業的發達、農業機器的進步與農會體系,歐美的農事技術與農工業體系,藉由日本人之手普及於東亞。雖非刻意為之,但日本人推行的農業近代化手段,實質上就是1960~70年代由美國所推廣綠色革命的先驅。

 可是,這些新品種推廣的背後,不只是隱藏當時育種學者的自國科學技術優越感與民族使命,更少不了政軍力量的強制性與經濟的誘因。<稲の大東亜共栄圏 帝国日本の〈緑の革命〉>(吉川弘文館歴史文化ライブラリー\2012年)就是以技術文化史與社會經濟史的角度,分析批判日本戰前在臺灣、朝鮮、東北推廣新品種稻作的始末,與當地農村的反應。

 父老相傳,臺灣的在來米粘度低、不適合冷食,難以符合日本人做飯團、包便當的需求,於是而有蓬萊米。一開始日本人認為臺灣的氣候不適合日本稻(粳稻),所以對引進日本品種並不積極,但是磯永吉透過長期研究與分類臺灣在來種,以及瞭解臺灣農家的耕作習慣後,1927年成攻開發當時認為不可能的日本種與在來種之雜交種臺中六十五號(蓬萊米),由於可以外銷日本市場的誘因以及化學肥料的普及,在臺灣迅速普及。但也因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問題,就像農家好「蓬萊在來都不錯」一樣,在來米與糯米也沒有因此而消失。

 然而在朝鮮和東北,日本的農業技師大抵輕視當地的農家傳統與農耕習慣,加上氣候相近,從日本移殖的品種在當地也有不錯的收獲,而未能育成真正適合本的品種,一遇到病蟲害或氣候變化,便難以適應,效果大打折扣。而二次大戰中在南洋印尼、泰國推廣日本種,更純出於軍事需求(雖然還是有基礎調查),便更難以為當地農民所接受。

 本書的目的,並不只是單純的批判戰前日本的農技帝國主義,而是日本在海外殖民地、佔領區推廣稻作新種的農村經濟影響與限界,正是和後來的綠地革命,乃至1990年代至今的基因改造作物和國際生技企業問題壹脈相承。在海外,需要大量施肥、灌溉與農藥的綠地革命或基改作物對開發國家農家造成沉重的成本負擔,以致實際獲利無幾,和無視當地風土誕生的作物加速病蟲害進化,乃至跨國生技企業潛藏的農產市場支配性,在海外早有詳細的分析批判,而臺灣雖不乏媒體介紹,真正正視的人仍是少數,如此又何怪對近百年前的農業革新,僅只於表彰先賢,肯定過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