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雨夜靜養

 9月22日中午,忽然得了重感冒,昏不知人,中秋佳節就此報銷。連9月23、24日怎麼上班都全無記憶,飲食亦不能多進。至9月25日才漸有起色,但左小腿又出現蜂窩性組織炎,在家休息二日,徒望晴空萬里而無如之何。直到9月27日上午才請假至臺大醫院門診,服用抗生素後,雖大有起色,但食欲不振,至今夜猶未盡癒也。

 9月12日,入手四本日本南洋移民與戰時海外文化事業的著作:

  早瀬晋三<「ベンゲット移民」の虚像と実像 近代日本・東南アジア関係史の一考察>(同文舘出版\1989年) ISBN 4-495-85451-8

  亀山哲三<南洋学院 戦時下ベトナムに作られた外地校>(芙蓉書房出版\1996年) ISBN 4-8295-0166-9

  藤原聡.篠原啓一.西出勇志<アジア戦時留学生 「トージョー」が招いた若者たちの半世記>(共同通信社\1996年) ISBN 4-7641-0368-0

  倉沢愛子<南方特別留学生が見た戦時下の日本人>(草思社\1997年) ISBN 4-7942-0777-8

 14年前,在太平洋SOGO百貨紀伊國屋書店曾讀過<アジア戦時留学生 「トージョー」が招いた若者たちの半世記>,時值太平洋戰爭結束50週年,老成猶存,所以書店相關出版物不少。可惜後來紀伊國屋書店搬到微風廣場,很多書也跟著消失,直到最近偶爾搜索網路書店才重新發現,居然還沒絕版,所以乘機一口氣購入數本相關書籍。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去蕪存菁

  Category:Files moved from zh.wikipedia to Commons requiring review

 自8月至今,除外出拍照外,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整理Wikimedia Commons的圖像檔案上。自中文維基移入Wikimedia Commons的圖檔待整理的數量如此之多,最大的問題是過去中文維基上傳圖檔時用的說明Template,是用Html寫成,相當複雜,而機器人程式自中文維基轉移圖檔到Wikimedia Commons時,就是硬生生的把Html Template塞進Wikimedia Commons所用Wiki Table的Template中,顯示出來當然亂成一團,無從判讀。

 以這些圖檔的數量之多,應該不會沒有人注意到,但是清理這些Template,最低限度也要有Html Table的基本知識才行,所以才可能乏人動手。小生時間有餘裕時,一天最多可以整理3、40頁,但是所剩數量可觀,加上三不五時有有新檔案轉來,就算想降到千張以下,恐怕也要可觀的精力。

 而從待整理的圖檔來看,以來自香港和大陸的最多,臺灣則比較少見(當然也可能是另有人熱心整理),特別是香港人對巴士的熱情,真是嘆為觀止。小生自己雖然也在重新分類臺灣的大客車圖檔,但是才剛起步而已,無法望其項背。此外,大陸中文化的理化、歷史地圖也不少。

  Category:Files moved from ja.wikipedia to Commons requiring review

 相形之下,自日文維基移入Wikimedia Commons的待整理圖檔就沒有這種問題,數量也少得多,不過這也應該和日本人目前還是傾向直接上傳到日文維基有關。待整理的圖檔,數量最多的是鐵路車站、線路與車輛,再來是歷史建築,日本人自評日文維基有八成以上屬於宅條目,顯然此言不虛。

  Category:Media needing categories

 為了避免工作枯燥倦怠,有時也到待分類媒體集中尋寶,看能不能資源回收,重光遺珠。只是在龐大的圖檔海中,來自臺灣與日本的數量實在不多,小生有能力重新分類的又更少。雖然是自己見聞不廣之過,但是天地之大,何奇不有,某種程度上也可看出各國維基人投注編輯精力與資源的多寡。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八月的足跡


臺北市信義計劃區松壽廣場(2010年8月8日)。


臺北市信義計劃區neo19(2010年8月8日)。


臺北市萬華區理教公所(原西本願寺)本殿基壇遺跡(2010年8月8日)。


圓山大飯店(2010年8月22日)。


太原五百完人招魂塚祭壇(2010年8月22日)。


自劍潭山風景區遠望101大樓(2010年8月22日)。


臺北紅樓(2010年8月22日)。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前的基隆河(2010年8月28日)。


臺北捷運淡水線芝山站(201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