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裁省鄉鎮議

 2011年12月25日四都改制升格後,除了新北市因人口成長、工商業發達,財務問題較少外,其他新生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無不悔不當初。因為縣市合併,市政府人員與業務大增,光是如何調整佈置就是一大問題,而升格成直轄市後增加的財源確極為有限,就連臺北市也因直轄市大增(未來還要再多一個桃園市),可分配財源減少而大表不滿。中央與地方財源再分配,將是今後長期抗爭的一大課題。但是除了開源,就沒有其他的節流方法嗎?

 最近看了臺南市分區圖,感受特為深刻。臺南是吾臺開闢之始,屯墾區劃,特為細密,即使光復以後,析舊臺南州為縣,於鄉鎮也調整有限。然而臺灣早已進入汽車社會,傳播通訊發達,人口持續集中都會區甚至外移時,真有必要維持如此細密的地方區劃?

 日本明治唯新之初,承江戶幕府之舊,有藩有縣,不僅領地零碎,更不乏飛地。因此廢藩置縣後,不僅府縣大幅整合,縣下市町村等更歷經明治、昭和、平成三次大合併,數量大減,藉此減少地方政府機關、公務員、地方民意代表數量,即使一時為了吸引地方合併而提供各種財政優惠,長期而言仍是削減過剩公共投資建設與政府財政赤字的不二法門。

 地方鄉鎮合併之利如此,何以多年來不獨朝野政黨,連民間也罕有議論,年輕一代人人把臺灣有309鄉鎮朗朗上口,而曾不深思其合理性?參考日本地方自治體大規模合併的經驗,當然也有缺點:

 1)合併之後,政府機關、學校、公立社福醫療機構隨之調整,增加人口過疏地帶不開車的老人或弱勢團體洽公、就學、就醫上麻煩,即使提供免費接駁服務,也不易完全解決。

 2)地方自治體合併後,原有各地的歷史文化傳統,恐怕也會隨之湮滅。如臺北市併木柵、景美區為文山區,連捷運木柵線也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改名,現在年輕人已少有人熟知木柵、景美之名的由來。聯絡臺中市區與臺中港的中正路、臺中港路,是臺中門面第一大路,也被無識之徒改成和臺中毫無淵源的名字,於今思之,猶有遺恨。區區一路猶且如此,何況其他?

 3)最重要的,還是地方派系的對立難以解決,這才是朝野政黨都不敢輕議合併的主要理由。

 其實,縣市合併改直轄市之後,區長官派,鄉鎮代表改市議員,人數與選舉次數大幅減少,正是消弭地方派系,減少政府支出的次善之策。然而以臺灣南北經濟差距日增,中央與地方政府預算赤字都不斷擴大下,勢必需要釜底抽薪之計解決,謹識拙議於此,以待後人深思。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集集永久戰鬥實驗室

 10月13日,去了集集兵整中心,加上一週前的成功嶺之行,照片太多整理不完。加上三不五時有意想不到的外務,就像10月20日被抓去參加臺北獅子會家庭登山健行走劍南路,途中路經傳聞中的憲兵武崗營區,但最耗體力與時間的居然是亢長無聊的宴席!以是久不能成文,請耐心等待。

 #2012年兵整中心營區開放活動節目表、活動導覽圖:


 # Wikimedia Commons:岳崗測試場戰甲車動態性能展示

*松本零士<銀河鉄道999>より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ふたたび、遥かな成功嶺へ


 有鑑於去年從高鐵臺中站徒步前往成功嶺營區開放活動,憑空浪費一天的慘烈教訓;以及考量開車上成功嶺人數可觀,會有塞車寸步難行的風險。這次一大早7點半就搭上高鐵列車直奔陽光普照的臺中,然後搭計程車前往3號門,沒想到一路順暢,到門前連開自用車的也沒幾輛。踏入營區,心中正納悶時,帶路的營輔導長告訴小生:「今年不比百年國慶,所以展出的裝備沒有去年多。」原來如此。

 從3號門左轉南下,經904旅旅部東側右轉旅部門前,再繼續南下,快步不到10分鐘便接近介壽臺大校場西北角,放眼望去,果然這次沒有海、空軍支援的兵器展示,陸軍火砲與工兵的輔助裝備數量也少了許多。即使如此,這次遠征的主要目的,除了目睹表演節目,就是補拍去年因人多而未及拍攝的成功嶺固定陳列裝備與部分裝甲車輛。


從904旅旅部南下,第一眼就看到去年臺大為保存與否而物議騷然的那架F-100A超級軍刀戰鬥機,整修後2012年4月30日於成功嶺揭幕。

 利用表演開始前,到介壽臺西繞了一圈拍照,發現一年不見,成功嶺又多了不少兵器裝備陳列,一些原有裝備也調整展示位置,且從佈局來看,未來還有不少擴充餘地,不過心中卻五味雜陳。作為軍史公園,將原本分散各營區的歷史裝備或其他地方不便收藏的兵器,集中保管展示,固然便於參觀學習,也是活用廣大剩餘空間的方法;可是把五湖四海不一定與成功嶺有淵源的三軍兵器裝備齊聚一堂,又有說不出的唐突,老成功嶺的風貌,ˋ真的漸行漸遠了。

 1990年,小生上成功嶺參加大專集訓,當時的成功嶺是不折不扣的大軍營,不論上課或出操都有苦難言,絕對不是愉快的回憶。但印象最深刻的事之一,某次出操完回營舍途中,經過兵器連的連集合場時,看到M1重機關槍、75mm無後座力砲、65式步槍(當時大專兵還在用57式步槍出操打靶)這些沒機會碰上的東西,一字排開清點保養時,心中真是興奮莫名。受訓時沒有特別介紹成功嶺的歷史,卻有機會體驗營區的傳統,從營舍往返介壽臺時,途中可以看到特別保留的早期1950年代平房營舍,低矮陰暗,居住環境與新建樓房營舍差上一截,班長解釋是做為士官隊的營舍,以鍛鍊士官,兼存史跡。只是這些老營舍遠在營區北部,不屬一般營區開放的範圍,如今又過20多年,未知猶存否?

 表演開始,匆匆趕回介壽臺前記錄活動,由後勤司令部代司令畢安生開場致辭。節目雖只有青年高中大鼓隊、軍官隊軍歌合唱、竹山鎮健安跆拳道館操演、搖控直昇機飛行展示與嶺東高中樂旗隊,但70分鐘內簡短精彩,特別是跆拳道表演穿插有氧熱舞與兒童表演,活力喜感十足,另開生面。


原置於介壽臺旁的M2A1半履帶裝甲車,現移設於成功嶺歷史館東,後方是由運輸學校遷移的臺糖狹軌蒸汽機關車。

 之後觀眾四散,參觀展示裝備或林蔭間休息,小生也繼續拍攝未完的部分。這次營區的準備雖然比去年週到,只是來訪人數不多,而懇親家屬人數更少,還不到中午12點,訪客便大半散去,連中正堂前的園遊會也提前收攤,大校場只剩少數軍武攝影迷把握良好天候拍照。下午1時45分,小生便循原路踏出3號門,省去去年找車離營的麻煩,這次攝影雖不盡如意,但收獲依然可觀,看來明年又要再上一次成功嶺了。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大直橋迎夕照


大湖公園傍晚枝上的鷺鷥群。

 9月29日下午3時,一時興起,搭計程車到內湖大湖公園南端,想找30年前參加活動時曾路經看過的于斌胸像,可惜原址早已改建成土地公廟。風聞此像後來遷到康寧醫院,於是穿越成功路五段至醫院,再爬上康湖公園到康寧路三段75巷公共電視臺前,沿途雖然拍了不少照片,就是沒找到胸像,回家後再查證,才知是遷到醫院後方的康寧醫護管理專校于斌廣場,只有待下次再訪。

 9月30日下午2時45分,先到內湖瑞光路公館山麓,再搭公車至大直,過大直高中前,不獨三軍大學改建成國防部,面目一新,連北安路南邊的舊宅也拆除幾盡,巷內哨崗空廢,就學實踐時騎車目睹的清幽風貌久不復存,為之止步良久。然後上大直橋,西望大佳河濱公園,中秋佳節,遊客如織,連基隆河上也有人泛舟。迎向夕陽練習逆光拍攝技巧,至夜色漸深方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