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難得與人討論,偶有發言,又往往前詞不對後語;繼右手之後,連腦筋也快不聽使喚了?自重自重。
7月2日凌晨,於全家便利商店入手<商業週刊>1232期,特集是為今夏臺灣電影造勢的“熱血”。看到對小生既熟悉又遙遠的這兩個字,就不禁想到先前在K島漫畫版看到的臺灣漫畫討論串,兩方面都有20年來識者心知肚明,但是至今難以解決的老問題。
去年年初,在京華影城看了<艋舺>,片子不錯,但入手包裝精美的電影原聲帶CD後,卻確認了一件事。整部電影使用的配樂,除了反映背景的1980年代流行音樂外,實在乏善可陳,與流暢的劇情與和演員的演技不成正比;21世紀的電影,只有靠四分之一世紀前的歌曲才能打動人心嗎?
商週特集中當然提及這點,有導演、製作人勇於嘗試,也找得到金主願意豪賭,甚至也有不計往事樂於捧場的年輕人。但是幕後支撐電影製作的攝影、燈光、音樂、道具甚至場地依然捉襟見肘。現在拍電影的人少,以蠟燭兩頭燒的方式還可以勉強應付,等氣球吹大了,更多人想下場搶進,而沒有充實的製作條件時,才是臺灣電影真正的大患。
臺灣漫畫又何嘗不是如此?即使作品暢銷,漫畫家所賺的錢還是不多,更談不上高薪雇用肯吃苦耐勞的優秀助手。出版社靠政府輔助,而能不計盈虧維持雜誌生存,卻也難以培養專業編輯、行銷,何況編劇。於是近年來市場雖不乏知名作品,但大半仍是靠漫畫家單打獨鬥,要擴大市場,改變成見依然十分辛苦。
熱血可以發光發亮,感動人心,但是千里之行,畢竟還是需要好的道路與馬匹,才能行之久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