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仏作って魂入れず

  世界遺産:「平泉」、文化遺産登録へ 6月に正式決定(毎日新聞\2011年5月7日5時2分)

  世界遺産:「平泉」登録へ 「復興の励み」 発信続けた地元劇団「被災地で公演を」(毎日新聞東京夕刊\2011年5月7日)

  再挑戦「平泉」…構成資産絞り込み奏功 「柳之御所遺跡」除外は課題(産経新聞\2011年5月7日11時18分)

 2008年,平泉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以「遺跡靜土思想特色不明確」為由遭否決。三年後,日本政府再次申遺,調整遺跡範圍,將柳之御所等四處除外後,終於挑戰成功,預定今年6月即將正式列入。對於提升平泉的世界知名度,與東日本大地震後的當地災後復興的確大有幫助,但從歷史愛好者觀點,終有不以為然之處。

 就歷史意義而言,平泉是大和朝廷北進東北的據點,也是平安文化與蝦夷文明交會的場所,就某些層次來說,甚至是東北蝦夷受難的見證。移殖於平安京的佛教靜土思想,是平泉的文化特徵之一,卻難稱之為中心主題。畢竟,平泉不是恐山,聚落建設起點是統轄歸順蝦夷(俘囚)的政府機關與軍事要塞,經濟基礎則建立於皮毛、馬匹、砂金的貿易上。將平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卻不列入最重要的核心柳之御所遺跡,怎麼說都是本末倒置,莫此為甚。

沒有留言: